114年臺南市學校環境教育推動成果
課程名稱 |
資源回收再利用─我的神話小怪獸 |
實施日期 |
3/11、 3/18 |
教學目標 |
|
||
進行方式 |
課程初期帶領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資源浪費與回收現象,接著透過圖片、影片與範例介紹回收物再利用的方式。學生分小組進行創作,每組須完成至少兩個「神話小怪獸」,並結合回收素材進行角色設計與立體創作。作品完成後,各組需上台簡報作品名稱、所用環保素材與設計理念,並展示創作歷程。 |
||
成果描述 |
每組皆完成兩件以上結合回收物的怪獸作品,展現創意與資源再利用的精神。學生利用寶特瓶、紙杯、報紙、吸管、瓶蓋等素材打造出具故事性的角色,部分學生進一步結合科幻或神話元素,賦予角色特殊能力。 完成後,作品於學校運動會當日公開展示,並參加全校票選「校園吉祥物」活動,吸引師生踴躍參與投票,提升學生參與感與環境議題的關注度。 |
||
實施心得 |
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展現高度參與度與創造力,尤其在團體討論與角色設定與素材選用時,能主動發表意見。部分學生對材料操作尚不熟練,教師需適時提供技術協助。 上台發表與公開展示讓學生感到作品獲得認可,也加深了對回收再利用意義的體會。這項活動不僅結合藝術與環保,也串連校園活動與公共參與,深具教育價值。 |
||
學習者心得 |
|
||
教學照片 (請提供至少 2 張照片並附上文字說明) |
|
|
|
說明:各組積極揮揮創意,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小怪獸 |
說明:完成作品後,向全班介紹自己的小怪獸,以及使用的環保材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