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.
:::
彭慕雨 - 資源回收與廢棄物 | 2025-05-03 | 點閱數: 22

 

114年臺南市學校環境教育推動成果

課程名稱

資源回收再利用─我的神話小怪獸

實施日期

3/11、 3/18

教學目標

  1. 認識並辨識常見的回收物種類與用途。
  2. 培養資源再利用與創意思考能力。
  3. 結合環境教育與藝術創作,培養團隊合作與表達能力。

進行方式

課程初期帶領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資源浪費與回收現象,接著透過圖片、影片與範例介紹回收物再利用的方式。學生分小組進行創作,每組須完成至少兩個「神話小怪獸」,並結合回收素材進行角色設計與立體創作。作品完成後,各組需上台簡報作品名稱、所用環保素材與設計理念,並展示創作歷程。

成果描述

每組皆完成兩件以上結合回收物的怪獸作品,展現創意與資源再利用的精神。學生利用寶特瓶、紙杯、報紙、吸管、瓶蓋等素材打造出具故事性的角色,部分學生進一步結合科幻或神話元素,賦予角色特殊能力。

完成後,作品於學校運動會當日公開展示,並參加全校票選「校園吉祥物」活動,吸引師生踴躍參與投票,提升學生參與感與環境議題的關注度。

實施心得

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展現高度參與度與創造力,尤其在團體討論與角色設定與素材選用時,能主動發表意見。部分學生對材料操作尚不熟練,教師需適時提供技術協助。

上台發表與公開展示讓學生感到作品獲得認可,也加深了對回收再利用意義的體會。這項活動不僅結合藝術與環保,也串連校園活動與公共參與,深具教育價值。

學習者心得

  • 「我們做了『騎士小怪獸』和『戰士小怪獸』,他們可以一起收集垃圾!」
  • 「原本覺得垃圾很髒,但現在我知道它也可以變成作品。」
  • 「我們的作品有被很多人投票,我好開心!」
  • 「我希望明年也可以再做一次,想做一個會保護地球的怪獸。」

教學照片

(請提供至少 2 張照片並附上文字說明)

img

img

說明:各組積極揮揮創意,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小怪獸

說明:完成作品後,向全班介紹自己的小怪獸,以及使用的環保材料